打印

[离任作者] 【我的将军生涯】 26章

0
看了这一集,我不禁想起9.18,那血淋淋的场面怪不得整个东南亚都恨倭寇。

TOP

0
真是一幕血淋淋的惨景啊,三本五十六换成三本四十九了!等着看后文中虐校日本了

TOP

0
朝代有点问题,风城秀吉的下场是远征高丽遇到台风失败,主力军团没了,才让德川家康开启了幕府时代。郑和是(1371-1434),风城秀吉是1598死的,和郑和对应时代的幕府大名应该是足利家族。

TOP

0
不像色文,更像一部正规小说,但也很吸引人

TOP

0
期待着将军再度出山,帮助高丽棒子打败丰臣秀吉的军舰,大败倭寇,生擒魏贼。

TOP

0
由于主角和朝廷上的奸臣翻脸,自己的靠山又被奸臣关进大牢。主角又被大奸臣魏太监的葵花宝典功法所害。无法发功,只有想自己的师傅求救,没想到师傅在闭关。
在一次,主角和三岛出海时,碰到倭寇,在无法躲避的情况下。主角只有冒充倭寇,和倭寇打成一片。倭寇夜里突袭一个村子。主角亲眼目睹了倭寇的禽兽暴行,由于主角有伤在身,无法发功,只有眼睁睁看着倭寇杀害自己的同胞。再让主角更加痛恨禽兽不如的倭寇。期待看到主角杀男倭寇,奸女倭寇。为死去的同胞报仇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23336 金币 +10 鼓励 2010-11-21 18:37

TOP

0
重口味啊,倭寇杀女孩和妇女的情节看的心里挺沉重的。

TOP

0
实际上,明朝开国时并不是很锁国的,主要是到了郑和下西洋后,由于花费太大,入不符出,造成对海事的畏惧,加上倭寇的大量出现才出现禁海的局面!

TOP

0
一直跟着看这篇文章,虽然写的不是很有水平但是情节挺吸引人。

TOP

0
楼主的第四十章的伪结局里讲了戚将军,那我下面给大家讲讲戚将军的一些往事,要说大明最伟大的陆军将领,最厉害的我认为还是戚继光。首先,其生的奉时,有成名的机会;然后,有机遇进入军旅;最后,有相信他的领袖。(事后,张居正首辅去职后,人走茶凉。)   戚继光(1528-11-12-1588-01-05)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、英雄、军事家、武术家。字元敬,号南塘,晚号孟诸,汉族,山东登州人。这里,就跟太监中为数不多的闪亮点——郑和侯爷的时间有些对不上了。其父戚景通,世代为官,嘉靖17年,戚继光10岁继承其父爵,官居四品。戚家军成军于治世,所面对的敌人以倭寇中的萨摩番人为主。(那里是倭人进行维新的根据地,建有全倭最早的铁路和最早一批的公派留学生。比狗鞑子有见识多了。)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,职业化的训练水平,全亚洲最先进的装备,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,据称,戚家军的平均装备,远远超过了同时期欧洲军队的水平。
 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(1559)成军于浙江义乌,初始总兵力四千人,主力是由受倭患较严重的义乌农民和矿工中选取,人民子弟兵的实力是值得大家相信的。自成军起,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。比较有名的大战有:嘉靖四十年台州之役,经新河,花街,上峰岭,藤岭,长沙等战斗,十三战十三捷,斩倭3000余级,烧杀溺毙无算;福建之役,总兵力六千,经横屿,牛田,林墩三战,斩倭5000余级,其中横屿之战是一场精彩的步炮协同作战,先以火炮击沉倭寇战船并轰击倭寇大营,再以突击队强行登陆突破倭寇本阵,斩杀倭寇头领,据观战的洋鬼子传教士成,此战法领先欧洲一个多世纪。嘉靖四十二年平海卫,仙游,王仓坪,蔡丕岭四战,斩倭20000余,另于广东剿灭勾结倭寇的海盗商人吴平,斩杀二鬼子兵30000,吴平逃亡海上.。同时还创造了,以平均每22人伤亡,换取斩杀1000人的冷兵器时代敌我伤亡比的奇迹。相较起来,号称清廷第一名将的福康安在西北创造的记录,实在像是倭人对数百人的战争就叫战国时代一样的可笑。戚家军的胜利还建立在严格甚至是严酷的军法上:如果作战不力而战败,主将战死,所有偏将斩首;偏将战死,手下所有千总斩首,千总战死,手下所有百总斩首;百总战死,手下所有旗总斩首;旗总战死,手下队长斩首,队长战死,而手下士兵没有斩获,十名士兵全部斩首。斩级的赏赐也颇丰,每一级赏银40两!(明中期白银1000两约2004年的40万元,这也是为什么士兵都会全力作战,一直战斗到获胜或是战死。而且对日倭基本上全是斩杀。)文中,明兵少留倭俘,是符合历史规定的。戚家军的纪律严明闻名天下,但凡出征时有扰民行为的一律斩首示众,所以戚家军无论在哪里作战都能够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,就连少数民族都愿意为之誓死效命,这样的军队在封建王朝是独一无二的。可以说,岳爷爷设身处地能够做的,也不比戚将军更好。
  隆庆元年,戚继光及其老部下3000人调往京师,督阵蓟辽,编练车步骑营三万。隆庆二年,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帅蒙古铁骑30000入寇,戚继光以车营抵挡,自己率8000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,全歼朵颜30000铁骑,俘董狐狸侄子长昂,董狐狸仅以身免,逼董狐狸扣关请罪;万历三年,长秃帅兀良哈铁骑50000入寇,戚继光又率8000铳骑出塞包抄,全歼50000蒙古军,活捉长秃。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军成军到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去职,戚家军共斩级十五万余级,如果完全论功行赏,戚继光的爵位可以升到侯爵级。这在日久承平的万历中兴时期是很恐怖的战绩。
  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还在于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极为先进,以亚洲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,后膛的神威将军炮,佛郎机炮,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,鸟铳(威力跟现在老百姓自己做来打鸟的枪不同,那可是从土耳其进口的枪然后独立研究改进后的高级货。记住,当时大明有全球最好的工匠,科技人才。若不是狗鞑子,大明完全可以比欧洲更快地统一全球。按时代,克伦威尔的爷爷辈的父亲还没遇见他妈呢。),倭刀(倭人的低碳钢是当时亚洲除大马士革钢外最好的钢铁,倭人丑恶的我们要摒弃,但好的一面我们要承认。比如,如今倭人到我西部的沙漠种树,而我等宅人却使劲用一次性筷子),铁甲(按世界先进工艺制造的),戚家军的装备绝对是亚洲第一,世界前列。要知道三十年之后的日本最强悍的萨摩兵团,全军有两万只火枪,却只有两门轻炮,全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才开始有大型的火炮出现。而戚家军作为一支地方军队,很长时间内得不到编制的解决,没有皇粮吃,养老,社保什么的,自己解决,当然多是靠百姓和商绅的补给。不过,毛爷爷常教育我们: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!”戚家军偶尔也做点海上小生意什么的,获利颇丰。当然,资金的充足,保证了其火器的先进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机营。
  隆庆二年(1568年),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(今河北蓟县)、昌平、保定三镇练兵事务,后又为总兵官,兼镇守蓟州、永平、山海诸处,并督帅十二路军戎事,因屡立战功,万历二年(1574年)升左都督,七年加太子太保,录功加少保。为当国大臣高拱、张居正等倚重。戚继光在蓟州十六年。加固长城,筑建炖台,整顿屯田,训练军队,制订车、步、骑配合作战的战术,形成墙、台、堑密切联络的防御体系,多次击退侵扰之敌,军威大振,蓟门平静。时人誉为“足称振古之名将,无愧万里之长城”。
  戚继光在张居正死后受到排挤。万历十一年被调任广东总兵官。十三年年老多病,谢职归家,十五年病逝,著有《纪效新书》、《练兵实纪》两部军事名著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和《止止堂集》等,备受兵家重视。浙江省台州所属古城桃渚建有戚继光纪念馆。戚家军的威名并没有因为戚继光的去职而低落,以戚家军为种子的浙兵一直是明后期国防力量的主力,万历朝鲜之役,浙兵首登平壤,立下头功,其中许多人还是戚继光的老部下,如攻克牡丹台的老将吴惟忠。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最初也是由两万浙兵构成。 说起来,袁元帅还占了戚将军的光!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6-26 08:13